首页 > 文史录 > 隆中对究竟是对是错?对后世产生多大的影响?

隆中对究竟是对是错?对后世产生多大的影响?

来源:史文站    阅读: 2.0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是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古来征战,令人关注的从来都是奇谋与猛将,然而任何一场战争谋划一定是始于地理,所有的战略战术都将围绕地理这个冷兵器时代人力最难征服的因素展开。今天我们从地图中看下千古奇略“隆中对”的是非对错

公元208年春,历经坎坷半生的刘备时年四十七岁,南阳耕读平静半生的诸葛亮时年二十七岁。这是相差二十岁,人生经历迥异的二人的首次见面,一次注定彪炳千秋的会面,他们自己也许都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席话(隆中对)将对浩浩荡荡的中华史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隆中对究竟是对是错?对后世产生多大的影响?

“隆中对”——南方的觉醒

在细说隆中对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复盘天下局势。公元208年,东汉十三州曹操已得其八,唯余扬、荆、益、交、凉五州之地不在控制之中。其中交州远离华夏文明,凉州战乱百五十年,真正对曹操军能产生威胁的仅余扬、荆、益三洲。

隆中对究竟是对是错?对后世产生多大的影响? 第2张

而自东汉末年往上追溯,此三州从未对大一统王朝或中原主流势力产生过任何威胁。秦灭楚之战的关键战役均在河南境内,破楚都寿春(现安徽寿县)后整个南方几乎传缴而定;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战败后宁肯自裁也不愿南渡,“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背后是对以南击北全无信心的无奈;东汉立国之战也仅有益州公孙述割据反抗过七个月。

由史可见,以南抗北自古以来没有先例,没有核心战略思想做支撑,究其原因还是古华夏南北发展的极端不对称,南方山川河流密布,地广而人稀,经济高度不发达;各族杂居,没有统一的文化共识,统治难度极高。因此南方在此前一直游离于主流中原文化之外。正这一切的困难才更凸显出“隆中对”在历史上的宏大地位——首次开创式提出来以南方为基地对抗北方的战略,为后世千年间华夏南北对峙的战略鼻祖。

千年奇策的诞生

纵观“隆中对”可总结为三个内容部分,分别为“人谋、人和与天下”

在“人谋”部分,诸葛亮阐述了一个观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简单来说曹操汉贼尚可弱克强胜袁绍,不全是天时,更胜在人谋,告诉刘备,虽皇叔当下蹉跎,但更应奋发图强,相信人定胜天。可以理解成为整个“隆中对”定下调子,即此事可为,事在人为。

在“人和”部分,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势力——“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意思很明白,最大的两股势力,都打不过,咱就别有想法了,但是曹操是汉贼不两立,孙权倒可以多走动走动,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此部分定下纵横之策。

在“天下”部分,则作为整个“隆中对”最精华的部分。一个耕读隐居的二十七岁白面书生却打开了上帝视角,仿佛从万米高空看天下十三州。提出了“益州+荆州”的称霸模式。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历史之中,益州和荆州不过为中原附庸,秦使用“关中+益州”模式一统六国关键在关中,益州只是关中的附庸。而此时在诸葛亮的谋划中益州和荆州恰恰都在两个“不成器”的主人手中(刘璋、刘表),可谓“天予之”。

同时也引出了“隆中对”最大的历史价值,首次提出并肯定了长江防线与南方诸地的价值。手握荆、益,外结孙权,形成“益州+荆州+扬州”的长江防线形成“退可守”之势,同时大汉四百年统治,汉祚未绝尚是天下主流思想,这个主流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必将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原生变”指日可待,一旦生变,坐拥荆、益的刘备军即可从“退可守”转为“进可攻”,并从荆、益两路出兵。在此之前的历史长河之中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在称霸天下的战争中常是传缴可定的存在,而此部分中诸葛亮将长江以南地区的战略意义提升到了南北对峙的新高度

失败的“隆中对”

幸运的是如此复杂而庞大甚至以天下为棋盘的“隆中对”,在诸葛亮的巧手调教之下,竟然实现了预想中的战略格局。如果挑动这盘棋并获利最丰的是坐拥扬州的孙权可能还可预料,但偏偏是势力最小的刘皇叔。公元219年,刘备坐拥荆益两州之地,并进位汉中王,十一年间蹉跎半生的刘皇叔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达到人生巅峰。我一直认为这个阶段是最体现诸葛亮战略眼光和战术执行的阶段,也是奠定诸葛孔明历史地位的阶段。

后续诚如“隆中对”所计,蜀汉大将关羽兵出荆州,围樊城、淹七军、战庞德威震华夏,许昌以南直至荆州各郡县心向蜀汉,遥遥呼应,曹操都险些迁都邺城以避锋芒。蜀汉迈入巅峰时期;但没人知道巅峰后的坠落如此让人猝不及防。觊觎荆州已久的孙权背盟出兵,陆逊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而亡,荆州全境丢失,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上庸三郡降曹,本来汉中与荆襄两个北伐总基地可通过上庸走汉水相连接,无论兵力、钱粮的调度都十分方便快捷,蜀汉退可据长江而守,进可将主力在两地间迂回调度,让曹魏疲于应对(蜀军坐船走,曹魏军可只能迈开腿跑),北伐胜算非常大。而伴随荆州失陷,上庸三郡成为蜀汉不可守的“飞地”。

“隆中对”正面临全面失败,而刘备的含恨伐吴则是对“隆中对”的紧急补救,正是这个连“隆中对”的总工程师诸葛亮都坚决反对的军事行动,葬送了蜀汉十年经营的精锐之师,与众多中生代蜀汉将领,直接导致了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夷陵大火烧毁的不仅仅是蜀汉七百里连营,更是诸葛亮呕心沥血的“隆中对”最后的希望。失去荆州的蜀汉同时也失去了夷陵的大片土地,退到永安(现四川奉节)依托山水之险,终于形成蜀吴稳定的边界。随后面对 “隆中对”的失败,明知事不可为的诸葛亮依旧选择了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报君恩。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毫无疑问“隆中对”是伟大的,但是在伟大的构想下悄悄隐藏了三个不起眼的破绽,而溃堤千里的蚁穴这三个破绽——三个不同的“人心”

自江东小霸王“孙策”占据扬州之前,就问策江东名士张弘(江东二张之一),当时张弘就给孙策阐述了全据荆扬固长江而虎视中原的战略,并为孙策采纳以为国策。这条战略不仅是国策,更是国仇(孙坚死于荆州),孙家对荆州历来志在必得。有野史记载,赤壁之战后周瑜取南郡之初向孙权献策“二分天下”即假联姻禁刘备,取四川,全据长江防线,从多个资料上去推敲,此记载很有可能是真的。

那么“隆中对”中第一个“人心”的破绽就出现了,长江防线只有一条,刘孙均想占,这就为“隆中对”的失败埋下了第一个伏笔——孙刘两家面和心不和。刘备全据益州之后,“二分天下”之策失败,但夺取荆州的依然是孙家国策。公元215年,刘孙两家就在荆州险些火并,最后因为刘备筹备与曹操赛跑攻打汉中,需要稳定后方,最后勉为其难划了长沙桂阳两郡给孙权(史称“湘水化界”)。

隆中对究竟是对是错?对后世产生多大的影响? 第3张

湘水划界——一场失败的妥协

事实证明这是一场失败的妥协,此前孙权势力自扬州往西只到豫章(现江西南昌),孙权要攻打荆州要不就逆水行舟沿长江而来,要不就从赣中盆地翻山越境至汨罗,相对困难很多,此时双方国界相对稳固。而“湘水划界”后由于湘水并不是什么天险,双方边界反而模糊化了。正是这场失败的妥协导致了后续的白衣渡江,蜀汉全失荆州。刘孙两家之于荆州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隆中对”失败的第一个破绽。

第二个破绽不再是外部势力的人心,而是内部。蜀汉据荆益二洲之时,刘备地盘不大,手下不多,但派系却着实不少。元从派以关、张、赵等元老为首,荆州派以诸葛、庞统(已逝)、马良、黄忠为首,东州派以法正、孟达、李严等为首,益州派以黄权、严颜等益州本土人士为首。其中益州派名人不多,但数量庞大。三派打压益州派,成为时下共识,更兼益州新附、汉中未平,虽然荆州异常重要,但是刘备的重心还是放在益州,守备荆州以关羽为首,但是关羽以下除糜芳、傅士仁还是以荆州派为主,而关羽重心在征伐,政治上整个荆州严重缺乏权利的制衡,关羽只能重用糜芳、傅士仁这两个平庸之辈以制衡荆州派。这也导致陆逊偷袭荆州之时整个荆州几无抵抗,传缴而定。忽视派系之争,这就是第二个破绽

第三个破绽则是天下“人心”。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准确的说是西汉皇族,而非东汉,这一条是刘皇叔最大的破绽。因此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急于通过“还于旧都”来弥补这个破绽,确认刘备身份的合法性与“汉祚不绝”天意。因此从“隆中对”一提出就明显重益州轻荆州,计划其实非常正确,完全符合古人所言“天时、地利、人和”。因为自益州出兵可经汉中至长安,而荆州出兵则是走南阳坦途至曹魏中心许昌,或经武关到长安。在当时经荆州出兵将面临曹魏的主力阻截,诚难以争锋;而长安虽是西汉故都,但在东汉末年经过百年羌乱与董卓西凉军的洗劫早已没落,对于曹魏而言必然重许昌轻长安。

然而这个计划在汉中之战时就已经走偏,虽然刘备获得汉中,进位汉中王获得当年西汉高祖的龙兴之地,但是可惜获得的是个空汉中,曹操撤走前迁走汉中近30万人至左扶风,既削弱汉中这个进攻关中桥头堡又将汉中人口以塞关中,恢复关中元气。这一减一增让“隆中对”中出益州伐秦川成为镜花水月,恢复汉中元气至少需一代人之功,否则就只能千里从成都调粮调兵,修养近10年后诸葛亮六出祁山依旧困于军粮,可见汉中之疲敝。

也许是还于旧都太过于诱人,也许是诸葛亮正在试图调整“隆中对”的战略重心,但时间不等人,攻占汉中后不久荆州就全境丢失。太过于执着天下人心,太过于希望还于旧都,未及时调整全盘战略,这就是第三个破绽。设想下,如果攻占汉中后,刘备亲居荆州,天子守国门,还会有白衣渡江吗?不过真如此,可能新附的益州亦会叛乱频发,后方不定,可能荆州亦不可守吧。

历史没有如果,“隆中对”战略的失败,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刘备太弱,基础太薄,导致处处如履薄冰,没有半分容错率。但这一切都并不影响“隆中对”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初步开发的长江以南已经具备初步对抗北方势力的基础,后续东晋、南宋均偏安百年也都沿袭了“隆中对”中的长江防线,也许诸葛孔明也没想到他未完成的“隆中对”在此后千年却庇佑了无数汉家儿郎。

隆中对的是非对错,争论千年,欢迎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