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录 >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苏轼折服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苏轼折服

来源:史文站    阅读: 8.7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苏轼王安石的《桂枝香》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苏轼折服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的王安石与苏东坡皆是不可忽视的文学巨匠。他们的诗词文章,流传千年,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和学习。其中,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在苏轼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苏轼赞叹不已。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苏轼折服 第2张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从临川被召回京路过金陵时所写。这是王安石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此词全篇都是对金陵秋景的描绘,在末联则包含了怀古伤今的复杂情绪。

王安石的《桂枝香》何以令苏轼折服 第3张

苏轼对王安石的《桂枝香》深感折服,在于其在文学艺术和思想深度上的卓越表现。苏轼首次读到《桂枝香》时,便被其深邃的文学内涵和独特的创作手法所震撼。他在《和〈桂枝香〉》中赞叹:“此乃公之风,真得其厚者也。”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桂枝香》在修辞和描绘手法上有着独到之处。王安石以“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来描绘金陵秋景,用词精准,形象生动。他用“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来描绘船只和酒旗在夕阳中的景象,生动逼真。这种对细节的捕捉和描绘手法,让苏轼感到敬佩。

其次,在思想深度上,《桂枝香》体现了王安石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他在词中通过描绘金陵秋景,联想到六朝兴衰的历史,感叹门外楼头的悲恨相续。这种在美丽景色中思考历史兴替和人生哲理的表达方式,让苏轼深感佩服。

此外,王安石的《桂枝香》中所蕴含的深沉的怀古情绪,也让苏轼产生了共鸣。词中描绘的金陵秋景,充满了怀旧和追思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对历史的思考,也是苏轼所欣赏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倾向。

在苏轼的心中,王安石的《桂枝香》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思想的示。这首词让苏轼看到了词作为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深度,也激发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因此,王安石的《桂枝香》在苏轼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由衷地赞叹其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总的来说,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其高超的文学技巧、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打动了苏轼的心弦。苏轼对王安石的才华和这首词的赞叹,无疑也反映出了王安石在文学和思想上的卓越成就。这样的文学巨匠及其作品,无疑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源。

最新文章